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交易 > 正文

世界看点:潮评丨再好的塘栖枇杷 缺斤少两也不会“甜”

  • 2023-05-16 17:08:25 来源:钱江晚报

(塘栖枇杷资料图)

又到了吃枇杷的季节。有媒体报道,义乌的龚女士前几天在塘栖一家摊位买了60斤枇杷,花了900块钱。到家后一称,只有40多斤。龚女士说,她每一篮都去称过,每一篮都少一斤,也就是3斤少1斤。随后,记者实地探访,第一家店五斤多枇杷,实际3.54斤,少了一斤半;第二家3斤半,实际2.52斤,少了一斤左右。

商家在秤上做手脚,搞缺斤少两那一套,是现实中常见顽疾,只是这次换成了塘栖枇杷。塘栖枇杷名声在外,但每次到塘栖枇杷上新季时,总会有缺斤少两的乱象发生。


(资料图)

此事中,三斤少一斤,缺得有点多了吧,说好的信任呢?如此赚钱,真的能安心和长久吗?实际上,这无异于杀鸡取卵,竭泽而渔。不要觉得消费者钟爱枇杷,就可以浑水摸鱼。再甜的枇杷,再好的牌子,也经不起缺斤少两的霍霍。

新闻中的涉事摊主一句“我们这条街上都是这样的,今天算我倒霉,钱退给你”,更是击穿诚信经营底线,完全是颠倒黑白。首先,消费欺诈在前,真正“倒霉”和“委屈”的可不是商家,而是消费者。再者,明明就是坑骗,却仍敢倚着“大家都这样”的奇葩逻辑,大行其道。如此“从众”成不了做错事的遮羞布。

有流动摊位商家就为何缺斤少两的问题,吐露心声。大概意思是,他们的枇杷园很远很偏,游客进不去,只能拉出来卖。去枇杷园摘要35元一斤,在路边摊卖18元、20元一斤,且卖不出去多少,还会被砍价,所以不甘心,就会在秤上做手脚,竟然还给出了避免缺斤少两终极解决“方法”:按篮卖,不称重。合着连上秤机会都不给,这岂不是更加不透明,更容易出现欺诈行为。他们只会说,一天卖不了几斤,但有没有想过,如果能做到诚信经营,销量会不会更好一些?

(枇杷资料图)

“自己讲价15元钱,15元怎么可能买到一斤枇杷,自己贪便宜吃亏还怪商家。”这也代表着一些人对此事的看法。可是,讲价是公开透明,双方自愿,是能摆在台面上的正当行为,而在秤上在做手脚,是欺诈违法行为,这堂常识课,他们要补上。这些流动商贩也可以卖35元一斤,没人拦着,明明走的是薄利多销路子,却想把薄利变厚利,世上哪那么多便宜的事。

欺诈行为,也不能总靠消费者去发现和倒逼。再过几天,一年一度的塘栖枇杷节就要开幕了,如果再不重拳整治,加大监管巡查力度,依法严惩,在卖枇杷地方放置公平秤,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机制,那塘栖枇杷的“好人缘”,怕是要被败光了。

除了“堵”,还要有“疏”。塘栖枇杷缺斤少两频发,也有客观原因,不少农户没有销路,或者现有销路收益过低,于是动起了秤的歪脑筋。在此情况下,如何进一步畅通枇杷线上线下销售渠道,破解枇杷散户销售难问题,最大化保障他们的收入,也值得当地和社会思考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标签:

推荐阅读

世界看点:潮评丨再好的塘栖枇杷 缺斤少两也不会“甜”

(塘栖枇杷资料图)又到了吃枇杷的季节。有媒体报道,义乌的龚女士前几天在塘栖一家摊位买了60斤枇杷,花了

天天关注:银行财眼|股份行盘点:渤海银行净利润为招行1/20 恒丰银行科技投入降38%

银行财眼|股份行盘点:渤海银行净利润为招行1 20恒丰银行科技投入降38%

洛天依空降美衣礼芽B站直播间 二次元双顶流梦幻联动

2023年5月14日晚,因“浪姐”(《乘风2023》)走红的日本歌手美依礼芽于B站开启了乘风后全网直播首秀,...

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扎实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

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谷武民天气逐渐升温,涉水、游泳、河钓等行为增多,为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,...

中国财政部下达2023年学生资助补助经费

中国财政部下达2023年学生资助补助经费---中新社北京5月16日电中国财政部近日向各地下达2023年学生资助补助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汽车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交易